close

這是一本細膩描寫二次大戰中不同階級身份人民的小說,時空背景是法國與德國從交戰到簽訂共治這段時光,雖以戰爭為主題,但讀來卻絲毫不感到窒悶苦澀,時序流暢文筆細膩雋永,讓人十分容易進入書中世界,並進而能感同身受大時代遭逢巨變時,人物的貪婪與矛盾,慷慨與無私。如果你害怕看到血腥悲慘的戰爭畫面,如果你喜歡咀嚼人性光輝,這本書會是重回二次大戰歷史的一個絕佳切入點。

書中沒有遭受苦難,因而冷冽甚至疏離的封閉心靈,也沒有集中營中的肅殺絕望,亦沒有種種描述猶太種族被視為賤民,被政府加以隔離並剝奪各項基本安全需求甚至生命的事件。裡頭描述的是社會中常出現的大部分人,甚至可能中上階層的人要再多些,譬如富有的資產家、中產階級、名作家、農民、小鎮鎮長、以美貌做為通行證的舞孃、小鎮裡丈夫被俘或失蹤而守活寡的年輕少婦、逃難的士兵、共治時期駐紮法國的德國軍官等等。透過情節的推演,這些人漸漸交集,進而推展交織出戰爭下人民的眾生相。


六月風暴逃亡難民潮

第一部「六月風暴」,主要是描述1940年6月初,德軍開始砲轟巴黎,為保生命安全,不分男女老幼貧富貴賤的市民們帶著家當倉皇逃命,但哪裡才是安全的地方呢?大批大批的難民癱瘓了所有街道車站,不管貧富,每個人經過這一遭後都是風塵僕僕,砂石泥塵佈滿衣裳與心靈。石油一桶難求,許多沒了油的車輛就這麼棄置在路上,食物更是最難得的物資。上層社會的人,還自以為的要保持身段和排場,拖著好幾車的家當,瓷器、蕾絲、洋裝與家具,甚至連洗衣板都帶了出門,當然經過了逃難後,帶得多的不見得剩下的多。當能夠維持的基本需求降低到生存與安全,每個人突然都被放的一樣大也縮的一樣小。特權份子當然還是有的,不管是憑藉著過往良好關係,或是美貌。在這其中,自私與貪婪、互助與光輝卻同時展現,我不禁拍案,作者依蕾娜.內米洛夫斯基(Irène Némirovsky)的一雙眼是這麼銳利的看穿那一樣樣人生百態。

那天夜裡,唯有那些活著、呼吸著、哭著、愛著的人才有價值!~by《法蘭西組曲》

在作者自己身上,從書末收錄的信件得知,即使是在她的猶太裔身份這樣艱苦處境下,也仍有幾位堅定不移的友人始終對她伸出友誼支援的手,譬如為她照顧兩位幼女甚至撫養長大,也譬如她合作已久的出版社,願意每個月支付三千法郎支持她家人的生活。對於自己即將遭受的殘酷命運,依蕾娜始終冷靜堅強以對,更難得的是,她筆下人物竟能不斷流露出溫暖的光芒。


柔板中交織國仇家恨的年輕男女

第二部「柔板」則是定焦在小鎮中,奉命進駐的德國士兵們,他們以統治者戰勝國之姿,進住每個居民的家中,而發生的各種情感互動。許多新婚不久,丈夫即被徵召從軍的法國少婦,她們的丈夫不是被俘就是失蹤,整日孤守家中對著婆婆,她們的青春消磨在無盡的等待中,更有甚者,丈夫本來就在外有情婦,這樣的等待更顯空虛。

在她們的眼中,國家是以她們還在前線奮戰的丈夫和兒子等至親的輪廓呈現。~by《法蘭西組曲》

而一個個年輕英俊的德國軍官進住家中,撇開其他角色不論,他們就是年輕孤單的男與女,但國仇家恨中,他們卻又可能是彼此的殺親仇人,或者是殺親仇人之子。這樣的矛盾衝突,讓情感的流動顯得詭譎,忍不住付出真情的法國女人,總會被冠上叛徒的大帽。

管他是德國人還是法國人,朋友還是敵人,最重要的是他是一個男人,而我,我是一個女人。在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的世界裡,這些全都無關緊要。~by《法蘭西組曲》女裁縫

而面對每個溫柔微笑時,又總得在心裡擔憂究竟是不是假意,骨子裡,對方是否仍視己為仇敵,會不會哪一天就突然被謀殺?依蕾娜的筆下,每個士兵也就只是一顆被擺佈的小棋子,他們都有心嚮往之的故園,都思念著故鄉裡某些等待他們歸來的人,即使他們可能漸漸忘記了那些人的相貌。


書本背後的傳奇故事

這本書充滿了各式各樣的傳奇,作者本身的生平是傳奇,作者的早慧與嶄露頭角也讓人津津樂道,其創作的背景與艱辛更讓人動容,在六十年後終於出版,一出版便造成轟動,並在2004年一舉奪下法國最具權威性,從來不頒獎給已故者的文學獎—雷諾多獎,目前此書已經有超過20種語言的譯本。

此書譯本最前面很貼心的有著約二十頁的出版序,詳細描述依蕾娜的生平與撰寫此書的過程。作者依蕾娜1903年出生於基輔的猶太銀行家族,家境富裕。但她的母親與她的關係卻極度疏離,母親對生下她這件事,視為取悅丈夫的一個工具,更厭惡為了生下她會讓自己老化加速,依蕾娜的母親在意的只是自己的青春美貌,甚至當依蕾娜與丈夫雙雙喪生,遺留的兩個孤女好不容易找到在法國南部過著愜意生活的外祖母,卻被冷血的叫她們去孤兒院。

十月革命爆發,依蕾娜全家開始逃亡,最後落腳巴黎。依蕾娜從小被法國家庭教師陪伴長大,孤寂的童年以大量的閱讀書寫慰藉,讓她在十九歲就寫出《大衛‧高德勒》這部讓她聲名大噪的作品,後來接連寫就的作品如《舞會》、《孤獨的酒》等,也紛紛成為暢銷書,更有幾部被拍成電影。她的成長背景與種族的矛盾,都化為筆下一個個矛盾卻不可切割的命運共同體。

瞭解作者的生平及遭遇後,在看這本書時產生了更大的感動!她在法國居住了十年,又是備受讚譽的作家,但法國卻不肯讓她入籍。在那樣動盪的年代,在她無法切割的猶太身份下,她面臨到的是最深的恐懼,每一個明天都不知道自己或家人將飄盪到何處,雖然她相信戰爭終將結束,但她也知道自己可能無法看見恢復和平生活的日子。在這樣的狀況下,她卻仍用盡力氣寫作,為了節省筆墨紙張,她用極小的筆跡書寫,砲火隆隆中,她還堅持走到松樹林中埋頭筆耕,她用現在進行式一邊觀察一邊創作,試圖將大時代各種人物的縮影,以文字保留下來。

要舉起如此沈重的負擔,西緒弗斯,這需要你的勇氣。
我對作品絕對有心,只是,目標遙遠,時間短暫。~by依蕾娜.內米洛夫斯基

雖然第二部的「柔版」寫上了「終」,但從書後附的作者筆記與來往書信可以窺知,在作者心中,這原來是本如樂曲般共分五部長達千頁的鉅作,且各篇章的結構與節奏,彷如音樂般鏗鏘有力,看到末尾不禁驚嘆實在是太可惜了,雖然目前的未完成版,已是絕對了不起的傑作,但若有機會讓作者完成,相信定會是傳世流芳的不朽名著。無法完成的篇章,就像英年早逝的依蕾娜,惹人無盡的遺憾與追思。

最棒的歷史場面是那些藉由人物透析出來的畫面。~by《法蘭西組曲》附錄

依蕾娜的視角是平民百姓的視角,透過一雙雙平民百姓的眼睛,描述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,用她典麗優雅的筆觸,尋找人性中每個思緒轉折瞬間,讓我們看見一連串戰爭符碼下,平民的真實體驗。除卻了種族鬥爭、國仇家恨或各種官冕堂皇保家衛國的理由,人民要的只不過是安定與和平。

災難終將過去,一定要堅持,不要讓自己在災難過去之前先倒下去,最要緊的是要活下去。一日復一日。忍耐,等待,希望。~by《法蘭西組曲》珍娜

這句話不僅是珍娜的心聲,相信也是依蕾娜的心聲,更是無數等待和平到來的百姓的心聲,依蕾娜雖無法等到災難過去,迎接光明到來,但她的書卻翔實的將那時代剖面留存,提醒並感動著後世千千萬萬的人。





出版社:聯經出版
書名:法蘭西組曲Suite française
作者:依蕾娜.內米洛夫斯基 Irène Némirovsky
出版日期:2009年05月01日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erni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