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必為悲傷感到抱歉書封.jpg

看完這本書,心情有著一股感傷,對於作者蓋‧溫奇所提,我們對於某些悲傷,如失戀以及寵物過世的心碎,不易被周遭人所接受同理,且自己也會為了這樣的悲傷感到有罪惡感,這現象不僅出現於美國,我所觀察到的台灣,一樣也充斥著書中所提的現象。

 

人在悲傷時,身體是充滿著壓力的,許多研究指出,我們在心碎的時候智商會暫時降低,並顯著影響在邏輯與推理任務上的表現,很難有效率的工作。而書中作者所關注的兩種特別情境,失戀與寵物過世,的確會讓人們陷入悲傷的情緒中,而且分手時的心路歷程,往往不同於我們在處理其他形式的悲傷所經歷的,不見得會以線性方式,經歷悲傷的五個階段(從震驚到否認、到生氣與憤怒、討價還價、絕望,最後接受),反而可能會反反覆覆的一再在否認與絕望,希望與憤怒,無助與抓狂之間遊走不定。而人們通常面對這種形式的悲傷,不知如何排解,只覺得可以用時間來療癒,除此之外不知道還有甚麼方法?

 

一般而言,面對悲傷時,身邊的支持體系非常重要,但在這兩個情境中,社會上普遍的集體意識會讓身邊的人輕忽他們悲傷的「正當性」,以及應該復原的時間,當他們覺得這個因失戀或寵物過世悲傷的人「應該」要走出悲傷,而他卻還沒有走出悲傷時,可能會收回自己的支持,甚至對於先前投入的支持覺得不合理。另一方面,這個悲傷的人自己,也會對自己這麼悲傷感到愧疚,也許會想:我為什麼還沒辦法走出來,我還要悲傷多久,我真的可以走出悲傷嗎?

 

從小到大,不乏陪伴身邊朋友度過失戀的經歷,眼見他們廢寢忘食、魂不守舍、憔悴支離的模樣,完全與平常樣子不同,明顯影響生活作息,也體驗過他們經歷書中提到的反覆,不斷探詢究竟哪裡「做錯」,為何戀人會忽然不再愛了?同樣的問題反覆問著自己及身邊的朋友。否定、自我懷疑、各種負面的自輕情緒紛紛出現,整個人彷彿被原子彈轟炸過一樣,但即使是這樣,不管是學校或工作岡位,似乎都極少能夠容忍他們因為這樣而影響工作表現,甚至請假,但一般的身體病痛,卻較能得到他人的認同。

 

面對寵物的離世,尤其許多人沒有親密伴侶,每天跟自己最親近的,反倒是身邊的寵物,牠們不會跟你發脾氣、吵架,你對牠們訴說的任何事,牠們永遠聆聽且給予無條件支持,這樣忠實的朋友離開,可能像是心中少了一根支柱一般。書中提到一個例子,失去寵物()的班,在寵物鮑佛病重及死後,他想要請假陪伴牠以及哀悼,但他的老闆無法理解並勃然大怒。面對悲傷已經很痛苦,缺乏身邊親友的支持甚至給予負向的回饋,更是雪上加霜。

 

除此之外,書中提到許多案例也都讓我覺得心疼,譬如勇敢面對癌症治療的凱西,年紀輕輕就經歷癌症,好不容易化療成果不錯,過沒多久竟再次復發,她很有勇氣地度過了二次嚴重、令人不舒服的化療,這麼勇敢面對自己與生命的鬥士,卻走不出分手的創傷。她遇到了一個讓她覺得可以一起度過終身的情人,他們是那麼速配,那麼的契合,當她以為這個男人可能要求婚的時候,男人卻對她提出分手,他告訴她,他很在乎她,也很關心她,她們在一起的時刻很美好,但是他就是沒有對她有愛的感覺。凱西聽不進去這個理由,於是她反覆從他們即將分手時的那些回憶中抽絲剝繭,她是不是做了甚麼不應該做的事,說錯甚麼話,才導致這樣的後果。她不斷重溫這些畫面,讓她一直陷在心碎的情緒中無法自拔,所幸經由作者專業的支持與協助,讓她停止這些自以為是找答案,但卻讓她越陷越深的行為,而開始邁向重新開始的新生活。

 

如果您自己,或是身邊有親朋好友正在這樣心碎的路上,很推薦閱讀這本輕薄易讀的書,除了幫助自我療癒,我們也能更知道如何給予其他心碎的人支持。

 

延伸閱讀:看作者蓋.溫奇的TED演講


書名:不必為悲傷感到抱歉:修復心碎的自我療癒之路(TED Books)

How to Fix a Broken Heart (TED Books)

作者: 蓋.溫奇 Guy Winch

譯者: 朱靜女

繪者: 韓.金(Henn Kim

出版社:天下雜誌

出版日期:2018/10/08

語言:繁體中文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vernier 的頭像
    vernier

    夏天走過義大利(Pixnet)

    verni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