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本書開宗明義就定義出它的讀者群是:自覺寫作能力不好的人。而且,作者山口拓朗說:完全不需要真正練習寫,只要思考就好!
當兔兔看到我拿著這本書看,一開始她很害怕我會規定這本書成為她的暑假作業之一,但當聽到本書目標群是自認不擅長寫作的人時,兔兔開心地覺得,這不就是針對她的需要而寫的嗎?接著,聽到不用寫,只需要思考鍛鍊,她又進一步問我說我會不會規定她要寫文章,我說不會,她馬上很開心地告訴我,那等我看完,她也要看這本書,哇屋,作者書中教導的方式,果真這麼有效啊!
於是,我決定在接下來幾篇文章做實驗,運用作者書中,讓我比較有感觸的妙招,以下先跟大家來分享一小部分妙招。(想看更多,推薦親自到書中體會摟~)
1.寫「讀者本位的文章」。設想你的閱讀讀者,他們想要看甚麼。
一直以來,我寫文章多是「自嗨型」的寫法,一股腦的將腦中所想化為文字,有時安慰自己說,閱讀的人百百種,總是有人會喜歡我的筆觸,但,現實點閱數低的狀況也讓我面對,我的文章不見得讓多數人喜歡。作者書中提到的一個例子很觸動我,他說日本販售的汽車雜誌有五十多種,那麼到底是哪種人看呢?你可能直覺的回答:喜歡汽車的人?如果這樣,可能我們打動不到真正的閱讀眾,光是汽車雜誌,就有歐美車/二手車/骨董車/改裝車/日系車/......這麼多種有著不同關注角度的主題。
同樣的,當我在寫電影觀後感,寫閱讀心得,我想要寫給誰看?誰在看我的文字?我的心路歷程會打動誰?我所累積的人生經驗,可能會跟那些人產生共鳴?大家在看書評的時候想要看甚麼?因此,我針對兩個年齡層做了抽樣小調查(其實就是兔拔跟兔兔,哈哈)。調查結果顯示:他們想要快速瞭解這本書/這部電影在講甚麼,這樣即使沒有看過這本書/這部電影,還是可以跟朋友聊這個話題。再來,藉由評論快速判斷自己會不會喜歡這本書/這部電影,要不要親自去買、去讀、去看。
2.結論愈明確,文章愈淺顯易懂。表達自己的觀點。
我自己一直是個鄉愿的人,每次要寫所謂的「負評」,我都會非常緊張及難以下筆。常常一開始寫了某些想法,但最後又修修修,彷彿上了美顏模式又加上強力柔焦,文章中充滿「應該/也許/可能/或許」,最後往往出現一篇沒有記憶點,讀者心中OS著「然後呢?」的文章。所以,接下來也要修修修,不過這次修的重點,是要把自己這種不確定性,委婉的說法給修掉!
而如何讓文章更加清楚易懂,作者建議了決定標準訓練法。寫作時必須做的第一件事情,就是先設定好標準。只要標準設定完成,接下來就只需要使用那個標準進行判斷即可。譬如同樣的一部電影,有些人可能專注在特效動作,因此緊張刺激的畫面讓他覺得有趣;但另一方面,如果從劇情切入,也可能有人覺得它不夠豐富又缺乏真實性,難以產生共鳴而覺得無聊。這沒有絕對的對與錯,只是從不同的標準來判斷而已。
從小到大,我都很愛書寫,小學三年級就開始用日記本拿筆寫日記,有了電腦後,開始敲打鍵盤,部落格上的文章,不知不覺也累積上千篇,作者提供的方式中,有些我原本就有使用,但,還是覺得受益良多!在《一流的人讀書,都在哪裡畫線?》裡,作者土井英司強調,一本書「只要一條線,就夠了」!!而這本《素人也能寫出好文章》中,作者豪邁提供32種書寫訓練法,相信這些招式,能協助到不同的閱讀者,所以,看完我的分享,大家趕緊進入書中看看。其實,你是會寫作的!
延伸閱讀: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