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到最後,忍不住淚流滿面,不是那種嚎啕大哭,而是心裡原本關得緊緊的什麼地方突然被打開,不算太洶湧的淚水,和緩卻不自覺的慢慢順著臉頰流下。這本《一個人的朝聖》裡,沒有刺激火爆的動作場面,出場的人也盡是已經在過退休生活的六十多歲長者,但就在這一腳交互跨到另一腳前的規律動作中,作者蕾秋‧喬伊斯寫出了滿滿的人生。哈洛的故事,是那麼平凡,彷彿妳我身邊都可能碰到的經歷,卻不自禁的觸動心裡那些敏感的神經,然後隨著文字一起思索著關於自己、關於人生、關於親情也關於人我之間的點點滴滴。
哈洛與妻子莫琳平靜無波的退休生活中,突然收到了一封信,失聯20年的女性友人昆妮,罹患了癌症,於是寫信來與他道別。收到信的哈洛,原本只預計到郵筒寄出回信,卻沒想到,途中受到了加油站女孩的啟發,他竟在什麼準備也沒有的狀況下,就這麼決定馬上開始步行,他要從國王橋市,一路往北走,走到伯威克,這段路總長度超過五百公里,而他因迷途等種種因素,最後走了上千公里。他心中有一個簡單的信念,只要他走著,昆妮就不會死,她會等他,一直等到他走去看到她。
剛開始,看到老人哈洛突然為了這麼一封信,決定要「走路」去見失聯20年的女子,心裡第一個念頭就是,她是不是他曾經戀慕過的女子,他們之間是否有著一段刻骨銘心的過往?但作者並沒有很快的讓大家知道,賣了好一陣關子。就像哈洛決定步行一樣,本來是開車一段時間就可以到的路程,他卻選擇用好幾十天來體驗。而因為速度的不同,我們也跟著見到不同的風景。如果不是這樣的緩慢步伐,又怎能體會到路旁的花草,有那麼細緻且獨特的姿態?!在開車時,窗外那些一閃而過根本不會在記憶留下痕跡的風光,步行時,有了截然不同的樣貌與意義。
開始一個人的單獨長途步行,於是自然出現了與自己充分對話的時間與空間。在哈洛的步行過程中,作者一點一滴緩慢的揭露出哈洛的人生過往,他與他生命中幾位重要他人的關係,譬如不太擅長當母親,在他幼年時就離家出走的媽媽,還有妻子莫琳,在兒子大衛離家之後,兩人關係降至冰點,雖共處一個屋簷下卻相敬如冰。兒子大衛非常聰明,是哈佛的高材生,但哈洛與他卻十分疏離。雖然揭露的過程並不快速,但文字間飽滿的能量與省思,不時讓我反覆思量咀嚼再三,就好像,我也跟著哈洛走上這段路途,一同領略經歷他生命的一切。
哈洛身體並不勇健,更絕非處於他自己的絕佳狀態,而他還堅持穿著帆布鞋,相較那些裝備齊全的健行者,這漫漫長路中,他走的比其他人艱辛困難,腳上起水泡破皮瘀青,沒帶地圖的他,更常一晃神就走反了方向,到最後他更決定擺脫身上的金錢,不再入住旅館,選擇像個苦行僧般餐風露宿。
他憑著一股信念走著,為了昆妮走,走著走著,這朝聖的路途,也似是為了自己而走。人生中我們都曾錯過太多,也或許有很多不敢下的決定,不敢踏出的夢,在妥協了忍受了之後,這最後終於鼓起的勇氣,實在讓人佩服。
哈洛原本是個不善與人交際,也不喜歡成為眾人注目焦點的人,但踏上旅途後,卻發現人與人的互動,竟可以那麼簡單的就開始。雖然每個人都是萍水相逢,但路途上許多交會時的故事都十分感人。有時候也許因為彼此將不會再見,我們敢於對陌生人卸下長久戴著的沈重面具,不需再偽裝堅強。這些既淺又深的互動,是旅途中一個個難以忘懷的記憶,溫暖了我的心,也讓哈洛人生彷彿又注入了活力,重新開始。
他的旅程不總是順利,有時彷彿全身都充滿動力,也有沮喪到想放棄,認為自己不能做到,做這件事毫無意義的懷疑時刻,而旅程中,他對自己的反思也不斷的隨著發生的事件流動變化。這路途不也像人生的縮影,有起有落,有孤獨也有友伴,而究竟心情是欣喜或低潮,能否堅持下去,常常只在一念之間。
這不僅是哈洛的故事,作者也用了些篇幅描寫莫琳,也許因為同樣身為人妻,我其實對莫琳的投注與同理更多,當哈洛為了另一個女人一聲不吭的就離家「朝聖」,做為妻子,應該會有種背叛或憤怒的感受,更何況,先生不知道是否從此就不回來了?!雖然她沒有出走,但堅守在家守候難道不也是需要勇氣,獨自待在這間熟悉的屋子,缺了男主人後一切卻變得陌生,在這段時光中,她亦回首過往,記憶中的片段又翻上台面,她回頭看自己青春歲月與一生的付出,重新思索她與哈洛的過去與現在,更勇敢的努力開創自己的未來。
閱讀這本書,彷彿也把自己心裡重新耙梳一遍,忽然覺得也很想去旅行個一段時間,用一種跳脫現狀的視野來沈澱自己,不過,我不想一個人去,也不想讓先生自己一個人去,兩個人一塊去旅行,可好?!(謎之音:回歸現實面,現在有了小兔,可能最終還是只能安排三人短期小旅行啦!哈哈~)
書名:一個人的朝聖The Unlikely Pilgrimage of Harold Fry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