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曾閱讀哈蘭‧科本的《第43個秘密》,我很喜歡!層層疊疊翻轉的故事,精妙佈局與人性描繪,也讓我十分想閱讀作者寫的其他故事,很開心這次又有機會閱讀到《原諒》,一樣讓我非常喜歡!哈蘭‧科本的故事,總讓人不讀到最後一頁,不知道他究竟要呈現什麼結局,心揪在那裡,等著最後的宣判。
丹原本是一個在眾人眼中充滿愛心且溫暖的少年籃球隊教練,但接獲秘密線報說丹是「戀童癖」的女記者溫蒂,藉由在聊天室中偽裝成13歲的未成年少女,與丹攀談,並計誘他前往赴約,現場早已準備好攝影人馬,在她所製作的節目《直擊現行犯》中,一舉揭發這個「戀童癖」的醜聞。丹後來並未被法院宣判有罪,但戀童癖這個標籤,卻讓丹永世難以翻身,不管他到哪裡,總會被羞辱,甚至毆打,並承受眾人鄙視的眼光,但丹自始至終都聲明自己是被設計陷害。而因丹未被宣判,溫蒂也被公司解雇,這位失業女記者,心裡卻有個直覺不斷詢問著,丹究竟是否真是無辜的?!另一方面,故事同步描述一個少女的失蹤案件,找不到她離家的動機,也搜尋不到她的蹤跡...。隨著追尋丹的案件,溫蒂意外發現丹的大學室友們,竟不約而同的在短期間中受到抹黑,每個人都出了事,這是偶然,還是背後其實隱藏著幕後黑手?若真有黑手,動機又是什麼?
故事多線進行,原本看似無關聯的單一案件們,卻像滾雪球一樣,漸漸的互相關聯起來,這個人跟那個人原來曾在哪個地方有過連結,這件事與那件事也竟有因果關係,密密鋪陳卻縝密而節奏明確,交織在其中的,是或善或惡最真實的人性,以及一個個社會問題與亂象。
書名取得十分貼切,這是一個關於原諒的故事,關於原諒那些造成自己終生遺憾失落的人,也關於自己被他人所原諒。
原諒,有時候是對自己的放下。
一開始只看到溫蒂身為女記者,追查案件不屈不撓的這一面,順著作者的筆觸,我們逐漸看到她的生活,她與現在正值青少年的兒子相依為命,而她的丈夫幾年前,死於一場酒癮者酒後開車肇事的意外事件中,雖然事隔多年,溫蒂仍承受著喪夫之痛,她的兒子再也沒有父親,她也再也沒有相知相惜的另一半互相扶持。肇事的酒癮婦女,現在仍進行著戒酒治療,一遍又一遍的治療,酒癮卻仍一次又一次的復發,治療可有意義?原諒可有意義?若面對的是毫無悔意的當事者,又是否值得被原諒?!
故事中還有故事,在不斷追本溯源後,看到了一個又一個意外與傷害。哈蘭‧科本的故事不僅是一個事件、一條故事線,對我而言,線與線交織成了平面,平面與平面交錯又成了立體的社會縮影,在橫剖與縱深之間,有血淚、有情感、有很多無可奈何,也有感人的人性光輝。
無傷大雅的遊戲,無心的下意識動作,卻造成了他人人生不可逆的嚴重傷害,毀了原本看似一片光明的幸福未來。雖是無心,傷害卻如此沉重而巨大。人與人之間的互動,永遠也不會像是算式這麼簡單,一點點的無心之過,加上一點點的陰錯陽差,出來不一定只是一點點的傷痕,但我們總是得接受已發生的,然後想辦法繼續往前走。
另一方面,故事也探討了網路抹黑這個議題。在網路如此發達的時代,要找什麼資訊,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請出「辜狗大神」,但抹黑與造成負面刻板印象卻是如此容易又影響深遠,系統性的幾篇文章,莫須有的罪名,就足以天翻地覆,甚至從此被貼上一輩子難以翻身的標籤。
實在很佩服哈蘭‧科本的寫作功力,每個謎團最後結局總讓人意想不到,但謎底揭曉時,又覺得邏輯十分順暢,啊,真的就是如此!而過場的每位配角,互動時說的話、作的事,看似不經意或與主線無關,但往往到最後卻發現,原來作者早就到處留下伏筆,環環相扣。看他的書,是種享受,而享受之餘,又引發無盡深思。我很期待能快點再閱讀到他的下一本作品!
延伸閱讀: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