許多人想要追求喜悅,但如何才能喜悅?相較於過去,我們擁有更多高科技產物,更便利舒適的物質生活,但我們有沒有更喜悅?想想自己,每天埋首於工作中,心情經常焦躁煩悶,有時還會失眠,連睡覺都不得安寧。因此,當看到這本探討喜悅的書,真是忍不住一睹為快。
本書的作者包括兩位世界知名的人物,諾貝爾獎得主達賴喇嘛與屠圖大主教,他們聚會碰面五天,針對喜悅這個主題進行對談,其間由一位記者進行訪談,並補充許多科學家、心理學家的研究,最終成為你我看到的這本書。雖然兩位對談者分屬不同宗教的領袖,他們對談內容卻超越宗教。他們的對話,總是幽默風趣,充滿笑語,兩位長者經常像孩子般互開玩笑,讓我閱讀時常感到溫馨與感動。而書寫者用淺顯易懂的文字呈現他們相處的場景,並敘述相關研究內容,是本讓人很能輕鬆閱讀,絲毫不生硬艱澀的書。
兩位不同信仰的宗教領袖,一位信奉藏傳佛教,一位是信奉上帝的聖公會大主教,但他們卻產生了深刻的友誼,即使不常見面,卻心裡都很珍惜對方與這份友誼。而這次的對談十分難得,因為這不僅是他們難得的相遇,更由於大主教的前列腺癌復發,加上兩人年歲漸長均已超過80歲,這很可能是他們最後一次相遇!
我不禁想起日本茶道中「一期一會」的概念。人生短短一遭幾十年,有多少人我們可以再次重逢,旅途間的美好風景,或是短暫相交的人物朋友,也許一輩子就只那麼一次相聚的緣分。即使現在經常碰面的人,轉換了工作或居住地之後,可能後會遙遙無期。雖然科技發達進步,天涯若比鄰,有各種通訊社群軟體工具,協助我們與想念的人搭上線,但即使我們在臉書上看到朋友去過哪些地方,思考哪些事,但我總覺短短字句互動,仍比不上相聚時刻相視而笑的溫暖與擁抱的溫度。
而他們最後一次的寶貴相聚,要共同帶給世人一件充滿智慧的禮物:喜悅。每個人都追求喜悅,不管哪個宗教,莫不尋求心靈的平安喜樂。這兩位生活曾經充滿艱難與挑戰的宗教領袖,卻能始終維持心靈平靜,及處事的幽默與智慧,他們是如何辦到的呢?這本書,便是他們與眾人分享如何得到喜悅的良方。
《最後一次相遇,我們只談喜悅》中先討論喜悅的本質,再進一步討論讓喜悅遠離的事物,譬如恐懼、壓力、焦慮、沮喪憤怒、悲傷哀慟、絕望、寂寞、極度、苦難困境、病痛死亡。人在社會中,總免不了會碰到各種困難,即使大富大貴之人,也一樣會面臨生老病死,而書中提到,痛苦源於對自己執著。屠圖大主教更進一步的說:「我們如何面對人生中看似最陰暗的阻礙,才會決定我們成為怎樣的人。」
接著,討論喜悅的八大支柱,分別是心智理性的特質:觀點、謙卑、幽默與接受,以及心靈感性的特質:原諒、感恩、慈悲與付出。循序漸進,從理性到感性,慢慢建立我們尋求喜悅的支柱。
觀點:遠近高低各不同
謙卑:我盡一切努力柔軟
幽默:大笑、開玩笑最棒了
接受:一切改變的起點
原諒:把自己從過去解救出來
感恩:感謝我還活著
慈悲:但願能成為那樣的人
付出:滿心歡喜
書中訪談者也收集許多人們想要詢問兩位領袖的問題,大多也是我想詢問的問題,我想,這也印證了自己並不孤單,不是只有自己孤單的受苦著,而不同種族、文化、年齡之人,其實常思索著相似的問題,煩惱著相同的事,人與人相似處甚多,卻往往因為不瞭解不熟悉,而區隔自群體與他群體。將自己放下放小,很有趣的是,苦痛也隨之縮小了。
解說完八大支柱後,最後章節進入喜悅的練習,教導讀者如何實作。知道與做到是非常遙遠的距離,要將知識真正內化成為自己的東西,需要身體力行的練習與實踐。因此,本書從觀念建立到心態轉換,再進一步傳遞實作的方式步驟,實在是非常受用!雖然不見得容易執行,但我也開始每天更早一些起床,實作書中「早晨立定一天的志向」的練習,每天早上靜心,加上幾個深呼吸,便可讓原本煩悶焦躁的心緒穩定許多。而不時抽離自己、觀照自己,也能讓自己不再像過往一樣,深陷在情緒低沉的迷宮中,無法自拔。
現代人汲汲營營於工作、追求獲取金錢,許多人常會不斷的抱怨,抱怨天氣太糟、經濟蕭條、老闆同事惡質、工作太忙太累、小孩不乖……彷彿一切讓自己不開心都是外界造成,但,假使外界改變,我們難道就可以得到喜悅了嗎?許多時候,改變內心的觀點,就改變了同樣事件帶來的感受。許多人以為喜悅是沒有痛苦,但經歷過層層苦難,人們才會更珍惜平安的喜悅。
想要更喜悅嗎?不妨趕緊翻開此書,一起身體力行讓自己更喜悅的方式吧!
書名:最後一次相遇,我們只談喜悅The Book of Joy: Lasting Happiness in a Changing World
作者: 達賴喇嘛, 戴斯蒙‧屠圖, 道格拉斯‧亞伯拉姆Dalai Lama,Desmond Tutu,Douglas Abrams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