告別的年代書封中 

我很喜歡這本小說,乍看有股驚豔之感,讀完更湧起洶湧的思緒,心裡滿滿的有好多觸動,關於故事本身,關於作者黎紫書在小說裡運用的手法,層層疊疊叫人看也看不清無從解構,也關於那位第四人,當然更多的是我自己隨之而生的想法。

 

說這本書是一本小說,其實它許多地方又與一般小說差異太大,作者肆意擺弄各種後設方式,寫的可自由自在,但看的人就難以用一般地閱讀方式,單純像看一個故事,慢慢拆解書裡的脈絡,慢慢認識書中的角色,更進而投射產生感情。書一開始,頁碼便從513頁開始,彷彿是某本書從中間翻起,也或者影射著杜麗安不過是時光洪流中的一個小生命,故事不是從這裡才開始,也不會因為書頁結束而結束。 

 

整本書被分成三個部份,第一個部分是屬於美麗女子杜麗安一生的故事,故事一開始,杜麗安也正讀著《告別的年代》,這部分從她在戲院賣電影票打工開始,後來成了手腕高明的「平樂居」老闆娘。故事裡包藏了她的感情與婚姻,她生命中陸續出現了三個重要男人,這個杜麗安堅強美麗,她與她身邊的人的故事細細刻畫了深刻令人動容的喜怒哀樂,與一股懷舊的年代故事。第二個部分的主角,是「你」,第一部份的杜麗安故事,原來是這個「你」正在閱讀的書《告別的年代》中的故事,「你」與杜麗安的故事有時也會交纏,而也有許多類似的情景,在每個故事裡出現穿梭。第三個部分,則是如報導記敘般,說著寫作《告別的年代》的作者韶子,以及一位專注的研究韶子作品的評論家第四人。而作家韶子的真實身分,竟也是「杜麗安」,是位市井小販。

 

 

第四人與韶子,評論家與作品

 

若說有名的作品,總免不了有評論家來針砭,看過的誰也可以說出個心得批評,就像青菜蘿蔔各有所好,每個人都獨一無二,喜好與偏愛億萬種,沒有什麼東西可以獲得全天下的愛戴,記得以前讀研究方法時唸paper,就像一個實驗,總必定有可以改進的地方,有時候也不見得是那個研究做不好,而只是採取的立場看法角度不同罷了!

 

而對於文字,更是誰都想咬上一口,批評的話語誰不會說呢?你說好看的,我偏要說他媚俗,大家喜歡的,我偏要反骨的說他思想沒有突破,迎合大眾口味,淨寫糖水文。於是同一本作品,可以有人極欣賞,也有人極厭惡,好不好看,每個人心裡一把自己的尺。但一部足以傳世的文學鉅作,的確足以吸引人對其作者,以及其書的內容、年代、人物、器物擺設、建築甚至是裡頭的詩詞文字加以探索考究,譬如曹雪芹的《紅樓夢》,經過了百餘年,研究的學問已自成「紅學」。

 

在這本《告別的年代》裡,寫《告別的年代》的韶子,也有這麼一位深深追隨其作品的「第四人」,第四人深究韶子的每一本著作,根本可說其人是為了韶子而活而存在,他寫了數不清的評論,但不管寫了多少,這也只是他自己的再解讀與再創作,不管再怎麼寫,無法改變的事實是,他不是韶子。

 

而對作家而言,一本作品寫出來,就像脫離母體的嬰兒,從此自有自的生命,哪個評論家會對作品發出什麼評論,是讚是貶,難以預期,會被衍生出多少臆測,多少解讀,那已經是讀者們的再創作,作者也難以插手了。我想心臟真的要夠強勁,才能承受這些吧!黎紫書寫著第四人與韶子,在自己的作品中由第四人的口吻,寫著對作品的評論,令人玩味再三。

 

 

雙生與錯位

 

除了書裡有許多個不同的杜麗安,在三個部分間,也有許多重複的元素,譬如雙生男子,五月花旅館等,這些元素不斷的出現,帶著類似或差異的意義,裡裡外外前前後後的出現,就像是宇宙間生生不息的生命,週而復始的日升日落與潮汐,每一張臉是那麼相似,再往裡看,今天的日出已非昨日的日出。

 

這本書實驗性質濃厚,故事與故事,書裡與書外的界線模糊。嫁給剛波的杜麗安讀過這本書,她自己又是書中的主角,作者以一種全知的角度,偶爾又與角色對話。這不是本容易讀的書,彷彿像是一個不斷變換的萬花筒,努力想找到脈絡,好像才找到了方向,下一刻,馬上換上另一種截然不同的圖像。雖不易讀,讀來卻深富興味,美麗紛呈的色彩讓人著迷。

 

黎紫書輕輕幾筆就勾出了濃濃的懷舊情懷,讀著讀著空氣中彷彿帶有歷史的氣味,像是身處霉濕的老房屋,帶著些悵然的,與某個年代告別!啊~我也好想寫出這樣的故事啊!! 


書名:告別的年代

作者:黎紫書

出版社:聯經出版公司

出版日期:2010年12月15日

語言:繁體中文 ISBN:9789570837230

裝訂:平裝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vernier 的頭像
    vernier

    夏天走過義大利(Pixnet)

    verni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