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手時代書封  

《二手時代》是我閱讀到的第四本亞歷塞維奇作品,與先前閱讀的《戰爭沒有女人的臉》《我還是想你,媽媽》以及《鋅皮娃娃兵》相較,雖然《二手時代》中不是直接面對「戰爭」這個主題,沒有近距離血淋淋地看著戰爭,但卻瀰漫著一種失去希望的氣氛。在戰場上,即使犧牲性命,但人們祈望著打了勝仗便可保衛家園,又或者,活著成為所有人當下唯一的願望。但當戰爭結束後,日益蕭條的民生,沒有希望的生活,無法累積的財富,在在讓我感受到一種茫然徬徨與絕望的氛圍。

 

《二手時代》中,作者一樣經過大量訪談,但與閱讀的前三部作品撰寫方式不盡相同的,這次的段落有些很長,可能一個人的描述就佔了好幾頁篇幅,有些則是將話語細細剪碎再重新拼湊出不同樣貌,如同拼貼畫或拼布一般。而亞歷塞維奇猶如一位神奇的裁縫師,將這些話語剪裁並重新拼貼呈現,引領讀者與之互動,帶著我們思考、反思。

 

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政治傾向,對時局有不同的看法,對國家有不同的信念,

亞歷塞維奇忠實地將這些歧異描寫出來,呈現出雜揉的新時代面貌。在書中她訪談了一對從大學時代就感情很好的閨蜜,兩人對政治的立場南轅北轍,各自的訪談記錄中,有截然不同的內容,雖都出現了戈巴契夫與葉爾欽等相同人名,卻彷彿平行世界一般立場迥異,她們過往曾因此起爭執,但之後她們約定好不談政治議題,只談論其他不會影響他們友誼的事,譬如家庭、孩子,在亞歷塞維奇的紀錄中,透過這兩個女子不同的視野,我們也窺見了這時代的矛盾與多元。

 

1991年蘇聯解體,這是劃時代的大事,人們期望美好的自由新生活即將展開,但可以想像的是,新與舊之間勢必充滿衝突。在不同體制下生存,需要不同的能力,書中我們看見有些人,被家人及長輩瞧不起,但他卻扎扎實實的靠著自己的經商能力,賺進大把鈔票。與之相反,也有些人,原本學習的一切,在新時代中無用武之地,他們被迫改變原本謀生的方式,因而對新時代忿忿不平。

 

時至今日,美好的生活並未出現,仍有大多數人生活在貧困線下,他們現在要相信甚麼?許多人人生絕大多數的時間裡,相信黨告訴他們的話語,一切要服從黨的旨意,那是崇高的、偉大的理想,但這一切消逝之後,他們要相信甚麼?許多失去信念的人們,最後選擇自我結束生命,他們的遺書,甚至不是給家人,而是給國家的。這許多度過了數次戰爭的人民,或曾經是「英雄」的軍人,挺過了戰爭,挨過了槍砲與子彈,或在密告者與體力勞動或疾病侵襲下倖存了下來,最後卻選擇了自殺!

 

這個年代中的人們,有著生活在平凡幸福沒有戰亂的我們很難想像的生活經歷,他們幼年時,時時刻刻防著被人告密,告密者很可能是身邊最親近的人,平時你的孩子跟他的孩子甚至還打成一片,可能你坐牢的那些年,還感恩著她幫忙照顧孩子,一旦知道了告密者,有些人承受不住選擇了自殺。

 

為了黨,他們可以毫不猶豫的犧牲自己的生命,只要能夠擁有黨證,只要能身為共青團員,是多麼榮譽光榮的事啊,黨的溫飽,比家人的溫飽或性命都來的重要。身為戰俘或曾在佔領區生活,從此就永遠被標記,成為被懷疑的對象,有人因此誤了一生,但即使是被下獄,他們以及他們的家人仍然因為自己是黨的一員而驕傲。

 

身處在相對自由的環境中,看見書中許多人物所過的生活,對我而言實在艱難且讓人心疼,不管是物質上的匱乏,積存一生的積蓄到最後能買的東西仍少的可憐,或是他們經歷過大大小小的戰爭,不管是內戰或外戰,戰爭彷彿融入她們的生活與血液,成為每個人記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但當時代轉變的現在,亞歷塞維奇的筆,記錄下了許許多多蘇聯人現在的想法,有些人以為的美好新生活沒有到來,因而緬懷舊有時光,也有些人既有的傳統價值觀與現在價值觀產生衝突,他們曾經堅信的信念,現在卻成為踏出新腳步的枷鎖。

 

閱讀《二手時代》讓我邊讀邊忍不住上網搜尋這段時期的蘇聯歷史,建議閱讀這本書前,可以先對蘇俄的局勢及歷史有些了解,在爬梳裡頭那許許多多不同立場的人民,回憶著不同時期的故事時,更容易進到他們的內心,了解他們的掙扎,即使不夠了解,也能切身的感受到他們的徬徨,他們的無奈,他們的疑惑與苦痛。

 

 


書名:二手時代:追求自由的烏托邦之路(諾貝爾文學獎作品,限量燙金簽名版)Время секонд хэнд

作者: 斯維拉娜‧亞歷塞維奇 Алексиевич С. А

譯者:呂寧思

出版社:貓頭鷹

出版日期:2016/12/10

語言:繁體中文

 

arrow
arrow

    verni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