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質之子書封  

這本書以一個精采的故事為主軸,帶領讀者深入探討了不同文化觀點與衝突,讓我對伊斯蘭世界,有了不同的看法與更多了解,推薦對伊斯蘭世界有興趣的朋友,可以安排一個充裕的時光,進入書中細細體會人與人之間,文化與文化之間複雜難解的差異與衝突。

 

美國女子索妮雅原本在馬戲團工作,擅長變樸克牌戲法,她嫁給巴基斯坦的望族長子,望族大家長接納了她,但她的婆婆始終將她看成異類,在言談中輕視她,她的兒子出生後,她更被剝奪了教養的權力,彷彿給她教養兒子就會變成甚麼毒蛇猛獸,雖然丈夫愛她,公公也接納她,但生性酷好自由的她,在這樣的家庭裡,仍是覺得自己快要窒息,於是她離家出走,更戴上假屌喬裝成男人,前往麥加朝聖,最後更把這些經歷出書,在成為舉世聞名的作家時,她同時也被伊斯蘭世界仇視,因為她公然的挑戰他們兩性必須隔離的戒律,也因如此,她被禁止進入伊斯蘭地區。而在丈夫與兩個女兒慘死後,她因接受心理治療的契機,成為一位榮格心理學派的心理治療師,書中事件的起因,便是她又不顧兒子勸阻與丈夫的反對,執意前往拉合爾招開研討會,在與會人士要出發前往聚會場地時,受到恐怖分子的劫持成為人質......

 

乍聽到書名《人質之子》,腦海中直覺浮出的是好萊塢電影那樣的動作場景(真是中毒太深),驍勇善戰的兒子,為了營救身陷恐怖份子掌握被當成人質的母親隻身犯險,像藍波一樣勇猛,一個人流著滿身鮮血將母親拯救出來,當然,看過書介之後,也會猜想這位具有心理治療背景的母親,同時在敵營中運籌帷幄,裡應外合下順利逃出生天。但翻開書頁之後讓我出乎意料,當然還是有動作場面,可是動作只是附帶而來的內容,這本書的內容密度讓我正襟危坐,更錯估了閱讀時數,我需要更長的時間放慢速率來閱讀,作者麥可‧葛魯柏在其中放入並深入探討了許多議題,他以這個多元的家庭,這位特立獨行尋找自由的母親,以及這場事件,細細刻劃了複雜難解的宗教信仰、文化以及衝突,雖然我原本對伊斯蘭世界的局勢了解不深,但隨著作者的文字,也吸引著我慢慢開始跟著踏入那個陌生的世界。這些議題雖然嚴肅又深沉,但作者動人文字,讓我跟著人質母親索妮雅與兒子提歐的角度,體會著那地球另一頭,與我們的文化相隔甚大的社會環境。

 

書中故事分為三線進行,其一是兒子提歐,他在聽到母親受困的消息後,開始籌畫前往拯救母親的經過。作者讓提歐在籌畫的過程中,藉由與女友的分享,慢慢對讀者呈現從提歐的角度回溯幼年生活的點滴,他在祖母及奶媽的養育下成長,但與母親之間始終有著小祕密與一種特殊的孺慕之感,但母親時常不告而別,這一次前往拉合爾,也是恣意妄為,可是對提歐來說,母親就是母親,即使要孤身赴難,他還是不顧一切的要去救她。提歐雖然在整個家族的關注,及隔代教養常會出現的溺愛下成長,但他後來的磨練,使他成長成一個厲害且獨立的戰士,目睹了爺爺與妹妹的慘劇,在他的生命畫下一道很深的傷口,而雖然母親總是拋下他,但他怎麼也不願意見到母親死亡。

 

其二是索妮雅從前往拉合爾到被挾持,及挾持後的經歷,雖然面對隨時可能到來的死亡,但她並不慌亂,相反的,她沉著思考敵我的局勢,並且利用自己的能力擾亂敵營,發揮自己的影響力,她是心理治療師,時常記錄自己的夢境,並思索其中的訊息,因此,她由解夢切入,甚至用「預知夢」的方式,暗示某個綁架者之後可能會腳受傷。我在看這些敘述時感到既熟悉又過癮,記得有段時間,我也很在意自己的夢境,也像索妮雅一樣會將夢境們記錄下來,並不時反思這些夢境到底帶來了甚麼潛意識的訊息,我相信夢境是潛意識的展現,透過夢境洩漏的訊息,可以幫助我做更深層次的反思。而對索妮雅來說,這樣的能力除了自省之外,甚至能夠影響他人,並將事件導引至自己所期待的方向,真是讓人佩服。

 

其三則是以美國國防部裡頭一位女性雇員角色辛西雅的視角出發,她身處於一個專門監聽世界上各種訊息的單位,求學時期開始,她便有目的性的研讀多國語言,並要求自己每種不同語言的發音達到完美,最終目的是希望自己能攀爬到金字塔頂端。這次監聽到的核彈與鈾失竊訊息,將會對她的部門與世界局勢造成甚麼樣的衝擊?!

 

故事在這三個視角交錯間慢慢推展,過程中作者對於各個角色的心理描寫深入細膩,從中也拋出許多不同立場與文化的多元觀點論辯對話,讓人細細思索。索妮雅的多元身分與人生歷程,讓她保有彈性開放的心胸,了解並進入每個文化底蘊,她是非常有意思且特別的人,她同時信仰著許多宗教,當她置身在某個特定文化,並認為自己信仰某個宗教時,她深入理解教義與經典,遵守各項戒律,她比其他教徒更像教徒,但她隨著不同的狀態,也信仰著其他宗教,她自有自己的邏輯,也因此,其他人莫不視她為異教徒。但她確實全心投入,進入不同文化,而不是固著的用某個文化的立場,將另一個文化展現的行為視為毒蛇猛獸。

 

只是讀著讀著,難免有些心酸。索妮雅這樣特立獨行的靈魂,勢必會傷害那些希望她能在身邊的親人們,譬如愛她愛的不顧一切的丈夫與兒子啊。

 

這本書有許多值得紀錄的佳句,忍不住手癢紀錄於下:

講到官場,書中寫道:

只要有人不怕賠上飯碗,政府的多數錯誤便可半途停止。

官場之道,在於爬過糞堆卻芬芳如昔。

畢竟在華盛頓平步青雲的關鍵就是懂得如何呈現複雜議題,讓政客心領神會,既不害他們自覺愚蠢,也不害他們哈欠連連。他們還有一個共同點,那就是不曾犯下供人指謫的過失,這意謂著他們要不就是完美無缺,要不就是異常擅於規避他人的責難。

 

講到東西方文化差異的心理治療:

幫助病患盡量在某個文化裡安身立命,不致罹患精神疾病。在西方,這意謂著減少內心衝突;在穆斯林世界,則意謂著減少外在衝突。

 

 


書名:人質之子 THE GOOD SON

作者: 麥可‧葛魯柏 MICHAEL GRUBER

譯者:林力敏

出版社:尖端

出版日期:2015/06/09

語言:繁體中文

 

【書籍簡介】

★「如果一年只能看一本小說,歐巴馬先生,請你一定要找這本來看!」

史蒂芬金強烈推薦給美國總統年度必看的一本小說!

★深刻描寫人性勇氣、智慧與親情,全美各大媒體出版人、作家、政治家們爭相推薦的一本好書

 

【媒體熱評】

「你應該立刻拿起《人質之子》讀得痛快,因為這本小說機智有趣,寫得極好。」 ──書評家艾倫‧休斯(Alan Cheuse),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

 

「角色發展精彩,情節複雜難解……造就這本刺激小說,教人讀畢念念不忘。」──《出版者週報》(Publishers Weekly)重點書評

 

「《人質之子》具備暢銷小說的一切元素:充分發展的角色,恐怖駭人的陰謀,峰迴路轉的劇情讓你一路往下猜,又一路出乎你意料,直到全書的最後……你會讀得欲罷不能……」 ──Bookpage書評網

 

「葛魯柏是在過去十年間嶄露頭角的極有趣美國小說家。」 ──《華盛頓郵報》

 

「發人深省,機智協調。」 ──NewYorker.com

 

在提歐策畫高風險的軍事行動以營救人質之際,他母親發覺自己的解夢天賦可能成為強大精妙的心理招數。對包括美國古怪富豪與耶穌會神父在內的人質而言,索妮雅對綁匪不可思議的影響力是他們能否生還的唯一希望……

 

《人質之子》劇情緊湊,引人入勝,極富敏銳洞見,是當代最機智且最有原創性的政治驚悚小說之一,既呈現政治陰謀,描繪文化衝突,更直探人類心靈的黑暗角落。全美暢銷小說大師葛魯柏又一部直擊心坎的大作。

 

「還有什麼是葛魯柏寫不出來的嗎?這本小說層次豐富……充滿轉折與張力,又有深刻思想。如果政府有作者一半的興趣去了解暴行的心理,也許戰爭就只會發生在小說之中而已。」 ──《書單》雜誌(Booklist

 

「麥可.葛魯柏向來勇於挑戰不同主題……他引人入勝的新作《人質之子》依然處理了棘手議題,此外也很可能是他目前最易讀的作品。」 ──《西雅圖時報》 

 

「索妮雅跟提歐也許是近來最有趣且多面的小說角色。藉由把他們放進層次豐富的精彩小說,麥可‧葛魯柏再度證明他是當今極有天分的小說家。」 ──小說家黛博拉‧金斯堡(Debra Ginsberg),「出版觀察網站」(Shelf Awareness

 

「《人質之子》……是極少數複雜睿智且極富洞見的小說……葛魯柏目前的最佳傑作。」 ──南希‧珀爾(Nancy Pearl),《書痴指南》(Book Lust)作者

 

「葛魯柏……以熟練手法編織劇情,成功探討的主題包括家庭、責任、忠誠、文化認同等等,但故事依然明快緊湊。機智,懸疑,引人入勝。」 ──《柯克斯書評》(Kirkus Reviews) 

 

「相當出色,令人激賞。」 ──《今日美國》日報(USA Today

 

「情節精彩,發人深省,世故之餘帶出道德灼見,足以媲美約翰‧勒卡雷和格雷安‧葛林的大作。」 ──專欄作家蘿拉‧米勒(Laura Miller),salon.com

 

「少數小說家的敘事技巧非凡……足以成為備受尊敬的文學作家──包括埃爾莫爾‧倫納德、喬治‧派勒卡諾斯……艾倫‧弗斯特……以及麥可‧葛魯柏。」 ──《晨間新聞》線上雜誌(The Morning News

 

【故事簡介】

特種部隊士官提歐‧貝里從身為爭議性伊斯蘭作家的母親口中得知,她即將前往巴基斯坦參加和平研討會,他不禁憂心忡忡。不安的恐懼旋即成真:研討會成員遭到恐怖分子挾持,對方揚言要將人質一個一個砍頭。幸好索妮雅‧貝里‧萊加里也身懷絕技,擁有驚人的語言能力,具備榮格派心理治療的神祕洞察力,還有無可動搖──有時顯得殘酷──的堅強信念,這讓她擁有足夠的智慧應對歹徒的脅迫。隨著時間一分一秒流逝,提歐能夠順利救出他的母親嗎?

 

【作者簡介】

麥可‧葛魯柏(MICHAEL GRUBER

麥可‧葛魯柏是位擁有海洋科學博士學位的多產作家。他之前創作許多紐約時報暢銷小說,包括《空影之書》(The Book of Air and Shadows)、《維納斯藝術贗品》(The Forgery of Venus)、《美洲豹之夜》(Night of the Jaguar)、《熱帶之夜》(Tropic of Night)等。他從在華盛頓擔任政策分析師和演講撰稿人時期,即是一位自由作家。麥克‧葛魯柏自一九九○年起開始全職小說寫作,目前居住在西雅圖。

arrow
arrow

    verni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