開膛手傑克的告白書封小  

中山七里運用開膛手傑克這個歷史懸案元素,再度創作了一個讓人入迷且引人深思的故事。在撰寫心得的當下,恰巧發生了北捷持刀隨機殺人事件,流血與傷亡讓人深切感受到生命的脆弱與易逝,突然之間,死亡跳出了文字之外,變成近身隨時可能發生的血淋淋恐懼。

 

就在鄰近警署的公園中,發生了慘不忍睹的殺人事件,被害女子先被勒斃,接著兇手以非常俐落的手法,將死者身體切開,臟器取出,接著更寄上公開信給媒體,聲稱自己是復活的開膛手傑克,作案手法處處模仿百年前的懸案,過了不久,第二具屍體又出現在眾人眼前,究竟兇手的目的為何?單純以殺人為樂的模仿犯?有食人內臟癖好的殺人魔?(腦海中忍不住浮出漢尼拔拿著刀準備吃肉的畫面)

 

原以為是隨機殺人,但沒想到死者間的連結漸漸出現,原來死者均是器官受贈者,他們體內有著別人的器官,而隨著死亡案件被媒體報導與討論,更引發了器官捐贈的議題。究竟一個人的「死亡」,是心臟停止才算死亡,還是「腦死」便可判定死亡,行之有年的器官移植,讓許多患者得以延續生命,但中山七里針對醫療體系、受贈者的心理、捐贈者家屬的悲痛及社會大眾對受贈者的期待,做了十分深入的描繪,讓讀者跟著進入深沉的思考。

 

作者在故事中安排了內心衝突拉扯的主角,負責偵辦開膛手事件的刑警犬養,女兒因腎衰竭,也正在等待著他人的器官,當器官移植協調師,與主刀的主治醫師都成了需要被調查的涉案分子時,他面臨兩難與遲疑,身為一個愛女心切的父親,他如何能保持立場,又該以何角度繼續偵辦案件。而當女兒害怕自己若接受器官後,也可能會成為眾人非議的對象、關注的焦點,更可怕的是,可能會是下一個受害者,而考慮不想接受器官移植時,他又該如何面對?!

 

中山七里詳細描述了從腦死器捐者身上摘除器官的過程,和大體解剖不同,醫師們等於是在切割還「活生生」的身體,四處噴濺的血液,需要被麻醉的身體,刀子切割時身體不自主的抽慉,在在都讓人覺得怵目驚心,而故事中安排醫師與僧侶的辯論,也直接提讓讀者看到不同角度的看法與衝突。

 

受贈者因為得到新的器官,得以免受纏綿病榻之苦,並延續生命,但接受器官後的他們,亦非一般人所想像的會恢復成「正常人」,他們還是必須持續服用抗排斥藥物,身體暴露在感染的危險中。而除了健康議題外,他們將如何繼續「別人賜與」的「第二人生」,更是眾人矚目的焦點,他們被期待著該要好好運用好不容易得來的生命,身上承受的壓力亦可能難以言喻。

 

受贈者與捐贈者之間,不是只有拯救生命這樣簡單的連結。因器官移植而出現的產業,譬如有新興的器官移植協調師,防止身體接受外來器官帶來排斥反應的抗排斥藥物的藥商,還有主刀的專任醫師。其中帶出許多商機與利益,在利益考量下,許多人思考的也許不是生命的尊嚴與價值,亦非拯救生命的使命。

 

先前閱讀《再見,德布西》時,音樂知識的介紹與描繪,讓我覺得作者對於音樂絕對有深厚的造詣,描寫少女成長與復健心情亦絲絲入扣,因此我閱讀《開膛手傑克的告白》時實在嚇了一跳。作者針對器官移植的相關關係角色,都進行了深入描寫,將他們遇到的狀況,心中掙扎描繪得如在眼前。對醫療相關細節與手術過程等描述亦不含糊,也讓我深深佩服作者的功力,不管是青春熱血或社會議題皆揮灑自如,能描寫人性的光明,也能描寫人性的黑暗。若說《再見,德布西》是一部閃亮亮的少女青春成長粉紅色調,《開膛手傑克的告白》則是一部寫實的血淋淋社會派深紅顏色。

 

雖然主題差異大,但兩個故事都十分好看,也都有精彩的謎團擺放,結局翻轉再翻轉,我喜歡故事中的那個比喻,兇手就像魔術師一樣,當他努力將眾人的眼光吸引在華麗大動作的右手時,左手就在悄悄做準備工作,左手才是真正的關鍵,所以只要反看左手,就知道其中的機關了。兇手種種殘忍的手段,模仿開膛手的血腥犯罪方式,寄信到媒體等劇場型的作法,這些華麗右手動作發生的同時,魔術師的左手在做甚麼呢?他真正的動機,想要隱藏的東西,究竟是甚麼?!看到最後大呼過癮卻也無限唏噓。

 

我非常期待再閱讀到中山七里的其他作品,不知道又有甚麼新的驚奇在等著我呢?!

 

延伸閱讀:看夏天閱讀《再見,德布西》的心得

 


書名:開膛手傑克的告白

作者:中山七里

出版社:瑞昇文化

出版日期:2014/07/15

語言:繁體中文

裝訂:平裝

 

arrow
arrow

    verni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