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難忘的心愛的人書封  

從小,我對戲劇這類表達藝術就有一股愛好,舉凡現代戲劇、傳統戲曲、各式舞蹈表演都非常喜歡,據媽媽說她還曾差點送我去念劇校呢!雖然現在並沒有將戲劇當成職業,但這份喜愛一直跟隨我至今,成為我重要的興趣。所以這次很開心能有機會看到這本《難忘的心愛的人:金枝演社的胡撇仔美學》,裡頭許多部分也引發我非常多感觸。

 

這本書主要是記錄「金枝演社」這個表演團體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,以及它們展演戲碼的演進過程。從團長王榮裕創始,他如何走上戲劇這條路,他與母親謝月霞與戲劇這三角關係的愛恨糾葛,以及金枝演社各個時期的演出脈絡,從混沌未明,一直到明確了自己定位,以「胡撇仔戲」這樣傳統與現代混雜融合的大雜燴形式,將古老的與新潮的同時在舞台上呈現,用俗又有力,誇張又故意的表演方式,將人類深層的各種慾望赤裸裸的呈現。可以同時在舞台上看到歌仔戲唱腔、台語廣播節目的咬文嚼字、妖麗冶豔的濃妝、也有琅琅上口的日劇歌曲、經典英文電影主題曲、現代與復古的台語歌曲,在短短的劇場演出中,全都濃縮一起上演。這是一場場大膽的混搭實驗,也呈現了台灣社會快速吸收及兼容並有的現狀。

 

除卻了戲劇本身的大融合之外,金枝演社也揚棄了戲劇總是在豪華舞台上演出的慣例,延伸了「野台戲」的觀念,金枝演社深入各個地方,到處尋找著與土地與民眾最貼近的「舞台」。他們的表演足跡踏過淡水滬尾砲台、台北舊酒廠(現在的華山文化創意園區)等地,當時台北舊酒廠還是廢棄的園區,團員們被團長要求居住在廢墟與垃圾之中,每天清掃垃圾,藉由身體力行,去了解這個場域。於是戲劇又與環境產生了交互作用,每個環境都有其特色與限制,即使同樣的戲碼,到了不同的環境,或廣大空曠、或沒有遮蔽,走位與舞台編排均須重新調整,且誰也無法預料老天是晴是雨。我雖沒有實際看過他們的演出,但姑且不論最後發酵出來的結果為何,這份努力與嚐試,及他們背後所想要推動與實踐的理念,便已讓我深受感動。

 

雖然主軸是描寫金枝演社,但作者即描寫者自然不可能自外於文字,透過她的眼光,經過她的視角,我們讀到的是她對金枝演社的詮釋,同時也在字裡行間嗅聞出作者葉子華自身的軌跡。由於寫作論文的緣故,也因恰好失戀,她想要丟掉自己,於是想藉由扮演一個又一個其他的角色,試圖捨棄自己。因而她加入劇團一起演出,她描寫她看到的劇團,書中也不時看見她的反思,書裡的文字,便是那段歲月的生命紀錄,原來想要捨棄,卻沒想到透過戲劇、透過那如大家庭般的戲班感情,卻反而更加清明的找到自己。而也誕生了這本關於金枝演社的有情紀錄,雖說前身是論文,讀來卻不艱澀窒悶,反而充滿許多溫柔婉約的文字,處處看到充斥在戲班中的情感,就如作者於自序中說的,這是一本關於失去與尋找的情書!

 

我從未看過胡撇仔戲,在閱讀此書前也不知道胡撇仔戲的特色與意涵,細細讀完整本書才知道,原來這是一種極盡誇張之能事,穿插大量低俗語言,刻意展現粗鄙、誇大、嬉鬧性格,是戲謔的、輕浮的,而順著作者細數不同時期的劇碼,裡面充斥著性與暴力與衝突強烈的各種感官元素與色彩,透過簡單的情節,許多刻板化的角色,在最短時間常就能引起觀眾的嬉笑反應與共鳴。

 

相較於許多「深奧難懂」的「藝術」,這是更直接赤裸的衝擊。我平常極少接觸這類型的作品,但在閱讀過此書之後,經由瞭解了團長王榮裕想要透過戲劇傳達的想法,以及作者對於「坎普」藝術的論述,讓我很想親自一賭胡撇仔戲的現場魅力。想親眼看看那種在舞台中隨心所欲的「玩耍」與「自由」,還有「浮浪貢」的人生態度。對抗這充滿光怪陸離亂象的社會,誰說一定要大張旗鼓血流成河的廝殺,浮浪貢也許是一種以輕浮的態度,柔軟的面對嚴肅的方式。看似輕浮,其實卻蘊藏深意。

 


書名:難忘的心愛的人:金枝演社的胡撇仔美學

作者:葉子華

出版社:發言權

出版日期:20111220

語言:繁體中文 ISBN9789868528376

裝訂:平裝

arrow
arrow

    verni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